2006年机械行业发展步伐减缓,工业总产值、产品产量、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纪录,技术变革和自主创新获得新进展,出口额快速增长,首次构建了贸易顺差。 一、运营特点 1.生产保持高速快速增长。
2006年,我国机械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快速增长21.1%,增幅同比提升6.2个百分点。在所监测的95种产品中,产量快速增长的有85种。其中,大中型拖拉机、金属工件机床、发电设备、汽车产量皆多达2005年。发电设备中,燃煤发电设备生产9569万千瓦,占到总产量的87%;大型火电3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到燃煤发电机组总产量的76%。
汽车中轿车产量387万辆,同比快速增长36.5%,大约占到汽车产量的53.1%;自律品牌轿车98.3万辆,占到轿车总产量的25.7%。 2.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。
2006年,我国机械行业主营收益5.4万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28.8%;构建利润总额3023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37.3%;主营业务收益利润率为5.58%,比2005年下降了1.52个百分点;流动资产周转率1.99次,减少0.17次;亏损企业数同比上升3.7%;亏损企业亏损额基本与上年持平,同比快速增长0.3%。机械行业效益水平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有4个:(1)市场需求充沛;(2)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,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;(3)钢材价格持续回升使生产成本有所上升;(4)回款情况较好、贴现账款掌控在合理水平。
此外,国家涉及出口政策的调整也不利于机械行业的出口。 3.技术变革和自主创新获得新进展。
2006年,我国机械行业新产品产值1.1万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34.5%,增幅提升23.7个百分点;新产品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0.3%;数控机床占到金属工件机床产量的比例15.2%,同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。根本性新产品的研制成功,为国家根本性经济建设项目获取了急需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,增加了设备进口,提升了我国机械行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供应装备的能力。 4.机械产品进出口首次构建顺差。
2006年,我国构建进出口总额2840亿美元,同比快速增长27.4%。其中,进口1416亿美元,同比快速增长19.6%;出口1424亿美元,同比快速增长36.3%。
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到行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.8%,较2005年下降了2.1个百分点;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到行业进出口总额的35.6%,较2005年下降了0.23个百分点。在出口额中,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之比由2003年的1:1.32变成1:1。 5.固定资产投资较慢快速增长。
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较2005年有较小的减少,投资额同比快速增长45%左右。其中,购买设备金额占到总投资额的43.7%,厂房等建筑工程占到40%。
投资增长速度较慢的分行业是:石化标准化、重型矿山、标准化基础件行业。机械行业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:(1)因城市扩展造成工厂迁往,择址建新厂;(2)产品升级,再生流程,提升生产生产水平和能力;(3)少部分为生产能力的非常简单扩展。 二、不存在的问题 1.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部分行业经常出现亏损。近两年,机械行业利润率经常出现了较小的波动,主要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。
2006年,在钢材价格水平比较较低的情况下,由于铜、铝等有色金属价格自年初大幅度下跌造成电工电器行业中用铜、铝较多的产品经常出现亏损,钢芯铝绞线生产行业经常出现仅有行业亏损。预计2007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和供应基本稳定,但是仍须要之后注目铜等有色金属价格的动向。
2.冶金、发电等常规机械市场需求渐渐回升。在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渐渐减轻的情况下,发电设备经过倒数几年的高速快速增长,2008~2009年将经常出现订货严重不足,发电设备生产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将逐步上升。由于冶金、水泥等行业生产规模早已超过非常水平,总量较慢扩展的空间增大,常规冶金、水泥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将开始上升。
3.基础设施产品技术水平跟上主机的发展必须。目前,机械基础设施件仍然是机械整机产品技术发展的软肋。液压件、变速箱、柴油机、检测仪表、自动控制装置等关键设施产品,性能较低、可靠性较低、系统集成性劣,后遗症着主机生产企业。基础设施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:(1)历史上机械工业轻主机重设施,虽然目前机械基础件的生产规模相当大,但是较低附加值产品占到比大,在根本性装备、大型设备、汽车等拒绝可靠性低的产品上装机不多,多使用进口设施解决问题。
(2)基础零部件研究牵涉到的基础理论甚广,但是目前科技投放非常少。科研机构升格后,应用于基础理论、应用于基础研究无人分担,技术储备已将耗尽;实验室变为了工厂,新产品研发艰苦,无能力在行业推展新技术;而企业的技术力量主要应付生产,无力专门从事研究工作,实验室开动率较低。(3)国家政策导向中,特别强调发展主机的多,对基础零部件的反对和引领政策较较少。
4.忽略机械工艺的提升。机械工业轻产品、重工艺的观念至今仍未转变,仅有的科技投放主要放到产品完备上,企业对生产工艺的理论、技术开发以及推广应用推崇过于,新技术、新工艺改版较快。政府和行业在铸、冶、热处理、机械加工等各工艺环节的节能降耗、提高效率缺乏引导性的政策措施。 5.对外贸易摩擦激增。
随着我国机械产品出口能力的强化,国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,贸易摩擦的风险减少。2006年,针对我国机械产品出口案件激增,如欧盟对原产于我国的波动压缩机(还包括每分钟最低生产2立方米体积流量的波动泵)积极开展反倾销调查,美国对我国向其出口的手动搬运车加征反倾销税等。
三、2007年趋势预测 2007年,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对机械行业发展不利。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减缓、新农村建设逐步入位以及国家出口导向政策,为机械行业获取了极大的市场,预计2007年机械行业可以维持20%左右的快速增长。
重点企业的产品订货量可以符合2007年上半年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。但是,随着近几年夹住机械行业发展的电力、钢铁、水泥、煤炭、石化等传统市场需求增幅逐步回升,加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出,对机械装备市场需求将有所上升,发电设备、重型矿山、石化设备、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增长速度将经常出现有有所不同程度回升。随着各种大型基础设施在十一五第一年相继动工,2007年,大型工程机械的销售也将从高峰开始回升,输变电和用电产品、农业机械、机床、汽车、通用设备、环保设备仍将稳步增长,轴承、液压件等机械基础产品也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。
转入十一五的第二年,进口设备将有所下降,出口仍将维持快速增长,机械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将维持基本均衡。
本文来源:米乐m6体育登录-www.raidaadon.com